1. 首页 > 安全常识

东莞的面积

  东莞的面积是2460.1平方公里(陆地),82.57平方公里(海域)的。东莞面积有2465平方公里,总人口为644.57万人,占全省总人口的7.46%,是广东省居广州、深圳之后的第三大人口大市。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。1988年设立地级市。2020年土地面积2460.1平方千米。年末户籍人口263.88万人,常住人口1048.36万人。关于东莞有多大以及东莞有多大面积 多少人口,东莞有多大面积,东莞有多大面积和人口有多少,东莞有多大地图,东莞有多大市区多少万人口等问题,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:

东莞有多大

东莞有多大

  是2460.1平方公里(陆地),82.57平方公里(海域)的。

  东莞,广东省辖地级市,特大城市,东莞地处中国华南地区、广东省中南部、珠江口东岸,西北接广州市,南接深圳市,东北接惠州市,全市陆地面积2460.1平方千米,海域面积82.57平方千米。

地理位置

 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,珠江口东岸,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。

  东莞,其名源于“江畔莞草”, 因地处广州之东,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。

  介于东经113°31′—114°15′,北纬22°39′—23°09′之间。

  最东是清溪镇的银瓶嘴山,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;最西是沙田镇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,与广州市番禺区、南沙区隔海交界;南北最大纵距46.8千米,最北是中堂镇大坦村,与广州市黄埔区和增城区、惠州市博罗县隔江为邻;最南是凤岗镇雁田水库,与深圳市宝安区相连。

  毗邻港澳,处于广州市至深圳市经济走廊中间。

  西北距广州市中心区59千米,东南距深圳市中心区99千米,距香港中心区140千米。

  东西长70.45千米,南北宽46.8千米,全市陆地面积2460.1平方千米,海域面积82.57平方千米。

语言

  东莞市境内流行粤方言和客家方言。

  使用粤方言区域面积和人口均占全市大部分。

  在32个镇街中,纯使用粤方言镇(街)有石龙、长安、沙田、洪梅、道滘、麻涌、万江、中堂、望牛墩、石碣、高埗、大朗、寮步、茶山、企石、石排、常平、横沥、东坑、桥头20个;莞城、东城、南城、厚街、虎门、大岭山、塘厦、黄江、谢岗9个镇(街)大部分讲粤方言(莞城只有1个300多人的罗沙上岭村讲客家话);清溪镇和凤岗镇大部分讲客家方言;樟木头镇则纯讲客家方言。

龙舟

  东莞中堂“龙舟景”,指的是龙舟场景,是当地人对重大民俗活动的描述和称谓,也叫“趁景”。

  中堂镇每年的“龙舟景”民俗文化活动始于农历五月初,收“景”于月底。

  在“龙舟景”期间,镇内20个村(社区)中,先后已成“景日”的就有9个村(社区)。

  500年来,扒龙舟这一民俗传承了龙的脉息,龙舟满载着吉祥之愿,在东江上游弋生辉,已成为这里最重要的大型民俗活动。

  2006年,中堂镇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“中国龙舟之乡”称号。

  2008年,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,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为了使这项民俗活动更加持久和进一步传承下去,2004年,中堂镇政府一次性投入3000多万元兴建了龙舟广场,2008年又投入近千万元兴建了一个国家级龙舟赛场。

醒狮

  东莞醒狮始源于明代,每遇喜红庆典、逢年过节,民间必舞狮祈求平安吉祥,但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的石排、大朗、长安、虎门等乡镇,尤以石排镇中坑村的醒狮为代表。

  东莞的狮具造型,特别注重不同色彩的装饰,寄寓不同的象征意义。

  如早期有黑狮、红狮、银狮,据说分别代表张飞、关公和刘备,并显示三人的不同性格,黑狮威猛,红狮凝重,银狮温和。

  后来又增添了金狮,也叫太狮,用于迎宾或隆重的交往礼仪以象征祥和。

  中坑村则以红狮象征喜庆,黄狮象征和谐,银狮象征财富,黑狮象征武术功夫,而且都装饰得十分鲜艳华丽。

请问东莞有多大

  东莞全市陆地面积2460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97平方公里。

 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,珠江口东岸,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。

  因地处广州之东,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。

  介于东经113°31′—114°15′,北纬22°39′—23°09′。

  最东是清溪镇的银瓶嘴山,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;最北是中堂镇大坦乡,与广州市区和增城区、惠州市博罗县隔江为邻;最西是沙田镇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,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海交界;最南是凤岗镇雁田水库,与深圳市宝安区相连。

  毗邻港澳,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间。

  西北距广州59公里,东南距深圳99公里,距香港140公里。

  东西长70.45公里,南北宽46.8公里。

  

  扩展资料:

  东莞因地处广州之东,盛产莞草而得名。

  于东晋咸和六年(公元331年)立县,初名宝安,隶属东官郡。

  唐至德二年(757年)更名东莞,县治从芜城(今宝安南头)移至到涌(今莞城)。

 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(1152年)分东莞的香山镇立香山县(今中山市);明万历元年(1573年)将东莞守御千户所、编户五十六里立新安县(今深圳市),东莞地域随之缩小。

  清沿明制。

  民国期间,先后隶广东省粤海道、粤中行政区、第一行政区和第四行政区。

  1949年10月17日,东莞全境解放。

  初期属东江行政区管辖。

  1950年3月,东莞县隶珠江专区。

  1952年,撤销珠江专区,东莞县隶粤中行政区。

  1956年2月,撤销粤中行政区,东莞县隶惠阳专区。

  1958年11月,东莞县曾短期隶广州市。

  1959年1月,撤销惠阳专区,东莞县划归佛山专区。

  1963年6月,复置惠阳专区,东莞县又隶惠阳专区。

  1985年9月,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莞县,设立东莞市(县级),仍属惠阳地区管辖。

  1988年1月7日,国务院批复将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,直属广东省管辖。

  参考资料来源:东莞市人民政府网站-自然地理

  参考资料来源:东莞市人民政府网站-建制沿革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京天常识网无广告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79111873